文化如水

【字体: 字体颜色

第二章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方针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流,但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一个时期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件。社会发展的失衡,贫富差距的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恐怖主义的猖獗,跨国犯罪的肆虐,等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人类的生存形成威胁。人类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发展?在未来的世界,我们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法则?这些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地摆在世人面前。

中国政府对内要构建和谐社会,为全体中国人民谋安宁、谋富裕、谋幸福,对外则必然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希望与各国友好相处,谋和平,谋合作,谋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世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眼光更开阔了,胸怀更博大了,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安宁和幸福与世界的和平、发展紧密相连。

对和谐的追求、对和平的向往,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出于国家根本利益,也是中华民族近代痛苦经历的深刻体验。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100多年当中不断遭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是在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时奋起抗争,终于赢得了独立和解放。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恪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处理国家关系的黄金法则。曾经饱受威胁、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人已经深深认识到,中国的安全、利益与世界的安全、利益休戚相关。“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中国人民将时时处处以自己的和平之心去印证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之心。

一个时期以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对于持这种观点的少数人来说,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观点,因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相和真理更遥远。对多数人来说,心存疑虑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的现实状况,也不太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记得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时候,我在东京发表了演讲,强调中国的发展无论对日本还是对世界,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思索,一切公正的人们都不难发现,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第一,“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中国历史上曾饱受“威胁”和侵略。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可以说是积贫积弱,100多年当中,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中国,中国当时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经历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中国人民有反压迫、反威胁的传统,没有威胁别人的传统。

第二,“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现状和国策。有些外国人问我,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当代的中国呢?我想有三个词可以较为准确地概括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个词就是“改革”,改革和开放是联系在一起的。2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不断地推进,中国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向世界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学习,才使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保持着勃勃生机。第二个词是“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就是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繁重而长远。中国人民牢记邓小平的教诲“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方针。第三个词是“稳定”。中国有56个民族,12亿6千多万人口,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中国在短短20多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是关键因素。“改革、发展、稳定”最能够概括现今的中国,最能够反映中国现今国内的方针。中国的对外方针是中国内政方针的延伸。“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中国政府的坚定不移的宗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意志。中国政府反复强调,即使中国强大了,中国也不会搞霸权主义,不会威胁别人。

第三,“威胁论”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把别国的发展当作对自己的威胁,实质源于冷战的思维。两极世界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走出冷战阴影,越来越多的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在如何处理国家间关系呢?可以概括为:在政治上以相互信赖求安全,在经济上以互利双赢求发展,在文化上以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求繁荣。中国的立场和态度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支持,可以说,这是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大家知道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时关于人民币要不要贬值,在国内学术界发生了争论。但中国政府认为,就当时形势来说,人民币贬值当然会缓解中国的压力,但势必对亚洲一些国家造成冲击。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困难时不应转嫁负担。中国承担起了一个国家的责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调节人民币汇率的机制。

第四,“威胁论”不符合中日关系发展的现状和目标。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和世界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中日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具有很大的互补性。20年来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日本的企业在与中国合作中受益最大的时期。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发达国家,无论是从科技水平、企业管理还是从经济的发展阶段来说,两国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万亿美元,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万亿美元,人均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不一样,状况不一样,中日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可以说合作大于竞争。中国的发展给日本只会带来机遇。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的支撑。21世纪将是文化的世纪,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能不能再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文化理念,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它取决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中日两国在经济方面合作要扩大、加强,文化上的沟通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几年过去了,虽然两国的关系又经历了新的曲折,但是,中国人的这一基本观点没有任何变化。而且我认为,中国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与各国人民共建和谐世界,将使“中国威胁论”更加没有市场。

在文化发展上,中国对内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外主张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文化的权利,某种文化是否适合于自己,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有发言权,如鱼择水,如鸟投林,归依自明。不论别人如何评价我们的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自己最清楚。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与史俱来的客观存在,也是世界保持其丰富多彩的前提性条件。以什么样的思维和态度来看待和处理,将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是倡导“和而不同”,通过增进理解和宽容从而实现互利、实现双赢,走向共处,走向和平,还是因袭陈腐的冷战思维,散布猜忌和隔阂,引发摩擦和对抗,甚至战争,人类应把握自己的命运。令人欣慰的是,对此,世界正日益形成共识。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其独特的精神财富,是产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现代化的发展,从技术手段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电脑、互联网和各种信息传播的普及,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与商业关系的密切,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适应这种转型,才能在这种当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文化本身来说,不同文化的交流、激荡、借鉴、融合,正是其激发创造力、增强生命力不可或缺的条件。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传统,具有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同传统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中西文化差异明显。如:在认知方式方面,西方重唯理、思辨,中国重经验、直觉;西方重微观的细节分析,中国重宏观的整体综合。在价值判断上,中国人往往着眼长远,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则比较现实。在人与人关系方面,西方强调竞争、功利、能力,中国重视伦理、道德、精神。在自我评价方面,西方强调张扬个性,推销自我,而中国历来重视“修身”、“反省”。不同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对方,也有利于认识自己。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作一下比较,可以发现许多相互借鉴的有趣现象。随着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或孤立存在,东西方文明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补充顺乎潮流,合乎人心。不同文化传统间的沟通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下文化的共同发展。

曾有一位美国著名主持人问我21世纪是否是中国的世纪?我明确告诉他不同意这种说法。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21世纪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世纪。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和平相处、共同携手,人类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文化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不是一个主张,而是客观存在。2003年,中国政府发起并在中国北京召开了首届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2005年,在广东省佛山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亚洲文化部长论坛和第七届亚洲艺术节。2006年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和阿拉伯世界艺术节又在中国举行。这些论坛和活动超越了全球化大一统模式,体现了互相尊重的精神,对世界局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做 出了回应。参加这些论坛的部长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世界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文化政策的制定者,我们应该拥有更为宽广和博大的胸怀,应该用全新的历史眼光,真正从世界文化与文明发展的需要出发,发展各国之间平等的文化交流,共创人类文化丰富多彩的新格局。

在各国之间形成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机制,加强联系和对话,减少冲突和磨擦,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发展需要各民族间建构一种相互的交流环境。因此,在文化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一套文化交往基本准则和有效机制的体系,将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这些准则和机制不仅应覆盖绝大多数国家,还应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可操作性。去年我在美国演讲时说,中美两国远隔重洋,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但两国都拥有辽阔的国土,都是多个民族并存、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都生活着勤劳智慧的人民。中美两国差异甚大,这种差异自然会带来某些碰撞和摩擦,但同时,正因为差异,才产生相互的吸引力。没有这种差异,世界也许会平静许多,但世界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光彩而沦于寂寞。我还认为,在承认世界多样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不同文化之间,因多样而需要沟通,又因存在同一性而可以沟通。中国与美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人民都是心地善良而富有创造性的伟大人民。两国都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互补性很强,在众多的领域,特别是在反恐、维护全球和地区安全、保护国际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上,在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两国在很多方面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有些人往往过分地夸大中美两国和两国文化的差异和摩擦,而忽略了我们之间的共同利益和相融性。有分歧是正常的,有矛盾也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坦诚率真的态度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去解决矛盾和问题。登高望远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细节是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这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我们看清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也有利于我们对具体问题的磋商和解决。“人坐在筐子里是抬不起来自己的”,只有对话,才能互证、互补、互动,共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如此,其他双边多边关系也基本如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都应该进一步加强沟通,在沟通之中发现彼此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相通相契之美。

以更加开放的态势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坚定不移的方针。当代文化建设,是在信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进行的。随着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或孤立存在,东西方文明和各国文化的长期共存和相互交流可以说是顺乎潮流,合乎人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之一。在这项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已经充分表现出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目前中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签订文化交流执行计划400多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图书、博物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教育、科技、卫生、青年、妇女、旅游、宗教等诸多方面。大批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名著在中国得到了译介,众多外国的优秀艺术作品被介绍到中国。

近些年我们在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集中力量举办了“中法文化年”、美国“中国文化节”、“中华文化非洲行”等一系列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文化年”活动已成为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品牌。我们举办的“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吴桥国际杂技节、武汉国际杂技节、声乐、钢琴、小提琴国际艺术比赛等国际多边文化活动,荟萃云集了世界上近百个国家的优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在积极引进、博采众长的同时,我们努力推出民族文化,派出的文化艺术项目质量日益提高,中国艺术家参加了音乐、舞蹈、杂技等众多国际艺术比赛或国际艺术节。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一种开放态势,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实践证明,封闭标志着僵化和衰落,开放意味着生机和发展。

我们自信,所以我们敞开胸襟迎接世界文化的八面来风;我们执着,所以在我们的身上能看到当年玄奘求法、鉴真东渡的影子。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经受洗礼、获得滋养,并以自己独树一帜的品格和形象为世界文化增光添彩。多年来的文化建设经历使我更加真切地看到,中国文化中充满人文关怀的呼唤,总能在世界文化的长廓中听到回响;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能在其他国家的有识之士那里得到共鸣;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在坚守着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永无止境的文化创新,每一次都把自己的起点放在世界文化新的地平线上,并且与世界人民分享自己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中国文化市场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应该在世界文化市场的大格局中有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作为。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息息相关。特别是打开国门之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就更加难解难分了,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的丰富结构与和谐生态。

  • 上一篇: 龙应台:读经与价值观
  • 下一篇: 龚鹏程;繁簡之我见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