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水

【字体: 字体颜色

第一章“以和为贵”是典型的中国情怀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社会20多年来改革、开放、发展的延续和提升,是今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它不仅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是中国社会一种主流的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他们内心情感和愿望的体现。和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节律,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风范和精神韵味。我想,从这个角度把握当代中国文化,以及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当代中国人,就能于纷纭繁复之中把握中国文化的主要脉络,于丰富多彩之中把握当今我们中国人的主要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情怀。因此,它一经提出,就深深打动了中国人的心,并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好评。和谐的文化精神生发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在中国,崇尚和谐是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自先秦开始,“和”就是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相关理论代有建树,不绝如缕。阴阳和顺,刚柔相济,被视为至真的宇宙规律;人伦和谐,社会协调,被视为至善的社会关系;与天地同化,与万物共和,被视为至美的人生境界。中国思想史上几乎所有流派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想,都以和谐作为基本命题和价值归属;中国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都洋溢着持中不偏、悦和亲仁、和美圆融的和谐精神。

人类社会,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也是人类的梦想和追求。2005年,我陪同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参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北京故宫,他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告诉他,故宫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太和殿:阴阳冲和,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但是,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为此,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抗争。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还会是和谐中有矛盾,诗意中有锋芒,但目标始终是追求和谐。可以说,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仰慕向往之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实现的意志和信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和充沛。

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精神不仅禀承了传统的精华,而且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不仅有理想的追求境界,而且有现实的目标要求。胡锦涛主席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权益和人的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并且,也更加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期。这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进取目标,才能适应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将中国社会引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8年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每年平均增幅9.5%。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看不到这个进步,夸大和渲染中国存在的问题,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及现状,认为中国现在已是一个发达国家,同样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中国人的头脑保持着清醒。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原有底子相当薄弱,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虽然逐步进入了世界前列,但人均却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排在100名之后。中国地区差异很大,很多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城里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五年前的2.5亿人减少到现在的2365万多人,而这些人的人均生活费,每天不到半个美元,他们的生存状况仍然是我们的心头之痛。200510月,我去美国访问,发现不少美国人对中国的发展估计过高,且深怀隐忧。我向他们陈述了我的看法。我说,现在,人们刚刚感觉到一丝秋天的凉意,中国政府已经在考虑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如何度过一个温饱的冬天。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将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我们通过这28年的努力,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3%的人口,并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但是,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中国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发展中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理想的境界。20多年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直是中国社会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历届中国政府要用极大的精力解决国内的问题,解决13亿人口的生活问题。13亿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了,中国发展、和谐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便增强了,可以说,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在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甚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需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既然理解目标的崇高,就不会惧怕道路的漫长。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各方面工作中,它正在成为一种统领性的社会取向和规范,一种主持社会风气的精神格调。因此,它不仅直接作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进一步“内化”为全社会的文化心理,滋润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和春风化雨的力量,深刻作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命情致,作用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意识,成为一种能够引领和润泽社会思想、社会行为的文化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也在深刻地“外化”为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的诉求和动力。对和谐的追求,实际上一直深刻地作用于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方针,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推动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和谐为导向的社会价值体系中,中国人民成为和谐世界构建力量的意志更加自觉和坚定。

中国古人总是把自己对应于世间万物,认为彼此间存在着根本的相同点和对应点,天人合一,万物同理。而且,人的行为起点总是从自己做起,然后推及他人和万物,所谓“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达的都是这种推己及人的思维。这种认识逻辑和行为逻辑,深刻地作用于今天的中国人,使得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特别重视人的个体发展和自我完善,重视人的内心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无所不在的追求,它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情境。当全体公民以和谐为旨归的时候,寻求世界的和谐就不只是政府的意志和行为,而是全体国民的意志和行为了,这使得中国政府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有了更深广、更坚实的文化基础。由此,中国政府对于世界和平的努力被纳入了中国人民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处这样一个宏大背景和完整系列之中。正因为中国人真正把和谐作为自己的人格追求,把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的坚定不移的目标,所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以及对于实现和谐世界的愿望便愈益真诚和坚定。

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的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对外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建和谐世界,存在着对应关系和同构关系。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将不仅对内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将对外更加强烈地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更加鲜明地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和谐的内在气质,并且相信,这种和谐精神还将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所固有的和谐精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表现为一种人类公理。在这种全球认同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前提下,实现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爱、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包容、不同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促进和谐世界的逐步实现。

  • 上一篇: 龙应台:读经与价值观
  • 下一篇: 龚鹏程;繁簡之我见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