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韬:徒劳无功的中国式外语教育

【字体: 字体颜色
 

全民学外语

中国有很多特色,全民学外语绝对是其中之一。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各个层次施行强制性外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学生必须学习一门外语。高考的时候,外语是必考科目;进了大学,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工作应聘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有或私营企业,也几乎都有各种各样的外语水平要求。

全民学外语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分布在中国大陆的10所专业外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 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少则开设十几门外语,多则几十门。北外现在已经开设了49种语言,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俄罗斯有10所外语学院,日本8所,韩国4所,越南4所,印度、巴基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法国各一所,塞尔维亚有2所。北美洲和南美洲没有外语学院。如果包括台湾地区的文藻外语学院,中国的外语学院数目则超过俄罗斯,居世界第一。

上面提到的10所外语学院只是中国大陆庞大的外语高等教育体系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大多数理工类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外语学院或外语系。据笔者的统计,外语院(系)已经接近900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大学,就有外语院系。

全民学外语的另外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全民学外语还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年收入高达几百亿的外语培训市场。 享誉海内外的新东方,它在全国各地都有分部,并且于2006年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一个外语培训机构成为上市公司,这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

 

平均外语水平不尽如人意 

既然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强制性外语教育体系,中国人的平均外语水平是不是全世界最高呢?

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还没有任何全球统一的评估国民外语水平的考试。或许很多人会马上想到风靡全球的雅思、托福或者是GRE,但是这些考试的成绩并不能作为衡量标准。第一,参加这些考试的可以说都是一个国家的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测试结果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平均外语水平;第二,这些考试所测试的主要是一个人的外语听、读、写能力,而不是口头表达(说)的能力。第三,最为重要的是,既然是标准化考试,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各种考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新东方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应试者参加此类考前辅导后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更多地反映了他们应对标准化考试的能力,而不是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既然如此,我们只能间接地评价一国国民的外语水平。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学外语都是学英语,并且国家强制性学英语的时间最长,那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人的英语水平。

政府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应该比普通民众高很多。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英语水平也好不到哪儿去。无论是省部级或更高级官员,几乎没有人用英语发表演讲或者举行新闻发布会。从另外一个例子也可以对中国官员的英语水平窥豹一斑。中国政府每年都要向英美等国派出为数不少的、以年轻干部为主的各种进修班。按理说,年轻干部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也应该比较高。然而,据笔者了解,这些进修班大多配有专职翻译,或者是临时聘请在当地读书的中国人做翻译。

除了政府官员,学者和专家也应该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因为他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应该是最高的。然而,根据笔者多次参加国内外会议的观察,虽然不少学者都能用英语写出一流的文章,但是很多还不能用英语进行发言或者与其他参会者进行流利的口头交流。总的来说,年轻学者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好,而年龄稍大的则要差一些。

中学生和大学生是中国英语教育最主要的对象,他们的英语水平怎样呢?笔者在外语学院任教,时常作为评委参加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算是有一定的发言权。总的来说,中国的80后和90后已经具有很高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他们的语音语调相当标准,并且讲话十分流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全民学外语还是取得了显著效果,让我们有理由对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感到乐观。

然而,字正腔圆和表达流利并不意味着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和言之有理。事实上,很多学生虽然英语流利,但是讲话往往逻辑混乱或者是缺乏观点。用比较尖锐的话来说,他们的口语只不过是华丽的装饰,揭开这层装饰,很难发现实质性的东西。

或许,笔者的评价有失偏颇。那么,来看看一位曾经在北外任教5年的美国人是如何评价北外学生的吧。这位美国人在《纽约时报》网站一个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论坛上发了个帖子,其中有下面这几句话:过去5年,我有幸在中国的最高语言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北外学生的语言天赋很可能是全国一流的。的确,他们的英语水平出类拔萃,但是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任何重要问题,他们似乎不能展开深入的、有见地的讨论。他们接受的训练,仅仅让他们成为了质量上乘的语言机器

英语专业如此,其他大语种(如法语和德语)和非通用语种(如僧伽罗语和乌尔都语)也大同小异。这就是中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现状: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口头表达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学科知识明显滞后。

全民学外语的结果是迫使一大批对外语没有兴趣的人不得不学外语。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此类强制性政策的效果可想而知。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应该改革了。外语院校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盲目地仿效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的出路不应该是职业教育,而应该是全人教育:为社会培养有道德和有教养的成员,为综合性大学输送高素质的研究生。走自己的路,让社会去评价吧。否则,外语教育将演变成最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节选自谢韬《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经济观察报)

  • 上一篇: 民国大师与私塾教育
  • 下一篇: 龔鵬程:書目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