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私塾

【字体: 字体颜色

   人们忘了中国最古老的教育体制:私塾。

    从孔夫子开始,私塾在中国历史上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载体”。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大部份读书人是靠私塾、而非政府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明清之际的科举考试败坏了读书的风气,耗尽了中国士人的创造力,但也有些学者针对时弊,通过私塾挑战僵化的正统,多少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一些活力。没有私塾,我们这两千多年的文明就会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私塾由于规模小,费用低,课程灵活,对教育的普及功不可没。明清时代太湖上飘荡的大渔船上,也设有教室。可见比农民还不如的船民,虽没有定居的地方,但也并非与教育绝缘。清代以后,随着新式学校的兴起,私塾渐渐式微。但不少专家指出,在新式学校费用昂贵、缺乏资源保障的情况下,取消私塾反而降低了国民的识字率。

    笔者当然主张严格施行义务教育。然而,以中国之大,官僚体制的行政能力之低,教育资金之寒酸,义务教育不可能在几年内严格落实。即使是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公立学校体制完备,资金充足,私立学校也还是公立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补充。更有甚者,在美国,竟有200万学生,也就是适龄学生的二十五分之一,公立私立学校都不上,自己在家里上学,形成一个价值8.5亿美元的家庭教育市场。

    私塾的好处,是灵活、简单,可以随时补义务教育的漏洞。几个家庭凑起来,合请一个老师,或请一个合格的家长讲课,孩子就上学了。这不象建一个学校那样,需要惊官动府和大量的初期投资。如果教育券能够覆盖私塾的费用,对一个家庭而言,私塾的成本就更低了。更何况,当今中国正处于急剧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农村流动人口巨增。这些农村劳工,随着工作机会四处漂流,固定的学校不能跟着他们迁移,子女受教育处处受歧视。私塾则能够给这些人提供一个灵活的教育机会。

    私塾在精英教育中,就更大有可为了。美国的家庭学校兴起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满。不少家长因此放弃自己的职业,在家里教孩子,并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互联网的出现,又使这样的家庭教育如虎添翼。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家庭不仅能够及时沟通经验,共同组织活动,而且还可以网上训练家庭教师,设计课程,制定和贯彻教学标准。美国最近的调查表明,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在家里受中小学教育的人中,有75%修了大学课程,比全国同龄人的平均水平(46%)高出一截。2000年全国单词拼写比赛的前三名,全是在家里上学的孩子。有一个家庭,竟通过家庭教育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哈佛。另一个在家里受教育的孩子,没有上大学就出版了长篇小说,并成为最佳畅销书。第一所为受家庭教育的孩子开办的大学,也于2000年开张。

    目前的中国,穷孩子许多失学,富孩子白天上学,晚上还要花钱去补习班。私塾难道不应是另一种选择吗?私塾不受僵化的学校课程的束缚,可以专门教学生想学、家长想教的东西,许多大胆的教育哲学可以在私塾里试验。私塾如果普及,我们的教育不仅可以多元化,文化也会因此更有创造力。

    笔者希望看到的是,几个有能力但怀才不遇的大学毕业生或海归,能够暂时放下高薪肥缺的美梦,靠自己的才学,为中国的私塾,开拓出一个硕大的市场。要知道,中国的发展,不能总是指望自上而下的改革,还有靠基层社会中这种草根式的创造力。

(作者保留版权,转载请电邮 arcadia@ctimail3.com 洽商。)

  • 上一篇: 我的儿童读经班是怎么开始的
  • 下一篇: 05-09-15 厦门日报 稚声稚气读《论语》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