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运:终身经典教育可跳出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的囿限

【字体: 字体颜色
 

追溯大学通知教育的起源,就不免提到一九三0年代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RMHutchins),而提到赫钦斯就应当提到大英百科全书及西方世界巨著(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d)的主编阿德勒(MJAdler),及其提倡的「通学计划」(the Paideia Project)。他之所以提倡通学是因为凡为人者皆须通学而以「善思善行」为职志,而源自希腊文的「通学」其义与源自拉丁文humanitas的「人文学」humanities庶几近之。换句话说,时下所谓的通识教育无非就是人文学的教育。阿德勒通学计划的教材就是他与赫钦斯合编的「西方世界巨著」。吴鲁芹教授曾把这一套巨著戏称为「圣贤书」,其实也就是通称的经典。借用佛家名相来说,阿德勒通学计划的「能学」是所有的人,「所学」就是以经典为主的人文学。

由此即可联系到本次座谈的几个议题。

首先是「人文」与「科学」之分。一般常把人文与科学并称,甚至于对立。其实从general education的渊源与发展的背景而言,人文学包含科学是不争的事实。例如Liberal ArtsTrivium里有理则学,Quadrivium里有算术、形学(即几何学)、天文学。科学从人文学脱离而另立门户、甚至于附庸蔚为大国是一回事,知识的正确分类是另一回事;阿德勒的A Guidebook to Learning论之极祥。或许议论所谓通识教育者许多不是学科学的,所以不敢如此主张。但是把本属一家的文科与理科断为两橛,所以才有「学科学的缺乏人文素养、学文史的没有科学素养」的弊病。我有幸曾与刘源俊校长多次讨论过这个课题,于此再次借用佛家名相姑立一说。华严宗有理法界与事法界之说,若袭其名不执其义,则不妨把哲、文、理、史等归之于理界,工、商、医、农等归之于事界。

其次谈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知识若狭义解为记诵之学,宜乎高唱强调人文精神。然而容我再次引用阿德勒;他把学习分为四个境界:informationknowledgeunderstandingwism;其中knowledgeuseful informationwisdon指分辨善恶的智慧。我把阿德勒的这四层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搭配,若合符节。由此观之,徒有知识固不足取,轻忽知识亦有大病。请从两点析论。

就目前台湾教育特有现况而言,若干年后大学之中即将充斥大批不识文不识算的学生,然则现在所谈的高等教育理想皆将成为空谈。人文知识的匮乏,包括文科知识的匮乏与理科知识的匮乏,恐将比人文精神的匮乏问题更基本。王财贵教授提倡之读经运动虽然为补救之正道,且在两岸民间皆有回响,然在学界反而缺乏足够的重视。

而且以「德」与「智」两种特质而论,中国文化虽不反智,然重德过于重智。此其所以近几百年来,中西文化接触之后,中国科学除医学之外,从天文历算以降,全盘弃守。从本质上说,重视人文精神未必不重视人文知识,重视德未必不重视智,然其流弊则不易免。

前已论及,人文学之所以学以经典为主。而谈通识、谈人文、谈知识、谈精神,仅在大学四年区区若干学分之间算计,恐仍不济事。大学以前的中小学若有读经典的基础,大学时养成读经典习惯与素养,则终身皆能从经典受益,我称之为「终身经典教育」。从终身经典教育的角度来看,就可跳出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的囿限。终身经典教育的具体内涵,容我接劳思光教授的名词,称之为「崇德返本」的中国经典,与「穷智见德」的西方经典。我心目中完整的终身经典教育还应包括「解脱超越」的中西宗教经典。

最后附论「哲学」与「经典」。

光绪廿九年十一月(一九0四年一月)张之洞上「奏定学堂章程」,乃我国公立大学学制之权舆,迄今百余年,其间几经变革,兴废利弊且置毋论。所可注意者,王国维曾撰「教育偶感四则」一文,对奏定学堂章程削除哲学科颇致诘难。再回溯清廷三批官派留学幼童,所习包括理工法商各科,后来成为栋梁之才者非常之多,然其中独无习哲学者。习西方学术而遗其哲学一科,则不免舍本而逐末。或许议论所谓通识教育者许多是学哲学的,所以不敢主张以哲学为本。哲学之用随举一例,上文所引阿德勒的学习四境界,其实就是出于亚里斯多德形上学,而把 亚里斯多德的experience改为information

或许「经典」难免被认为是故纸堆中之「古典」。古希腊之故纸堆有大用固如上举之例,儒道释诸家经典之能与时俱进,论之者亦多矣。不过容我借用陈寅恪教授「今典」之说解释「经典」。「经」者「常」也,所以经典无须限于古典,所以阿德勒的西方世界巨著之续编包括二十世纪经典,此即「今典」可为「经典」之证。

 任庆运:东吴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

出处:200711月通识在线第十三期

 

  • 上一篇: 马一浮:横渠四句教
  • 下一篇: 任庆运:终身经典教育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