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汉字到底简化了什么

【字体: 字体颜色

 两个小故事  

  一次,和一位同胞争论起唐朝初年的历史,吵得脸红耳赤。他的博学每每令我惊讶。我原来自以为很熟悉两《唐书》,但他讲的好些典故我听也没听过,很惭愧于自己史识浅薄。追究下去,他说:是从电视剧《唐明皇与杨贵妃》里看来的。我立即哑口无言!  

  去年编辑部来了一篇稿子,题目是:男尊女卑在汉语和德语中的对比。作者是一位语言学专家,在国内出过好些书,发表过好些文章。他的立论是:汉字中,从、从的字多含贬义。他以字为例,说:,贬义。正体汉字中的字下边不是个,而是个。汉字简化后,把这两个部首合一,都写作,因此造成了这样奇怪的研究结果。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历史的严重曲解,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几千年的文化沉积那样深刻的偏见呢?这首先来自我们的意识形态中对传统文化的逆反心理。但是,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与解放以后的汉字简化运动对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汉语、汉字的大规模改革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崇尚的精神有关。  

  

白话文与简化字  

  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最显着、最有成效的两个结晶品,它对中国文化的现实与未来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化大革命,更是一个有广泛现实效果的政治举措。现代汉语白话文被规定为正规语言之后,首先在小、中学的语言教育中获得了普及。随着一代一代通过现代汉语白话文学习科学、文化的人们的成长,它在一般媒体如图书、杂志、报纸、广告、广播、电视,乃至于现代的互联网中,在日常的应用文字如文件、通知、说明书与账单等等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在汉语、汉字的改革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仅仅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改造与文化决裂运动的先导之一,开了此后一切弃绝文化传统的行为的先河。现代汉语白话文的成功普及为这场文化运动树立了信心,为后来的汉字简化运动铺下了理念与实践的基石。可以说,汉字简化运动直接继承了现代汉语白话运动的精神,彻底完成了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未竟的事业。  

  肇端于五四的反礼教、反封建的口号从意识形态上造成了现代人与文化传统的隔膜,而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才切实地隔断了中国文化的承传。经过这两个运动,汉语文言文与正体汉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载体退化为文化的特殊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它们不啻于外语、外文,不经翻译,不经注释,没有师友的指导,民国以前——并非远古——的书籍与文字就不能被流畅地解读。经过这两个运动,中国文化才成了传统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经死去的东西。文化大革命与八十年代的反思(《河殇》之流)敲死了棺材上最后两枚铁钉,把几千年的思想、文化沉积送进了坟墓。  

  

白话文、简化字白化了文化,简化了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们说: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生产力的新发展,我们需要新的文化;不与传统文化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新的文化就不能建立。因此,隔绝中国文化的承传,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们的逻辑有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个新发现,新技术,新的生产流程,新的市场开发都是建立在以往的发现,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的。为了追求新的生产力,而摒弃一切既有的知识与技术,回到钻燧取火,击石成斧的水平上,当然是不可以的。与生产力相比较,文化的发展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既有的沉积有更大的依赖性。为了建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文化,而摒弃一切既有的文化,就如同把文化抛回到原始洪荒的野蛮时代。  

  五四人并不是要我们拒绝一切文化,头脑空空,君子而野人,人而禽兽。他们是要我们抛弃中国的文化,义无反顾地接受欧洲文化。他们只是把中国文化看成了接受欧洲先进文化的拦路虎。如今,这个拦路虎分享了其它珍禽异兽的命运,被我们灭绝了,我们有没有因此更好地接受了先进的文化呢?我们废除了汉语与汉字,却并没有因此学会任何一种先进的语言,并没有因此打开一条通向先进文化的康庄大道。连我们最崇拜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典也是几经翻译、注释才能读懂。学校里教的马克思主义其实不出斯大林的那本薄薄小册子。  

  象一个断绝了源泉的小水洼,当代中国文化虽然仰受着欧洲十八、十九世纪支流思想的雨露甘霖,恐怕还是难免干涸的命运。缺氧的人在最后的时刻不会再感到窒息,反而产生了欣快。中国知识分子对当代文化的欣快感,无异于回光返照。我们说白话文、简化字白化了文化,简化了思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处处可见的悲惨现实。  

  

学习汉语、汉字,真正解放思想  

  李斯要为秦始皇建立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因此必须杜绝一切传统价值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强迫人民以吏为师,全神贯注地学习秦王朝要他们知道的东西,实行彻底的思想清洗。先秦的文化,特别是那些文化的载体——书与儒生,都是这个思想清洗的拦路虎。焚书坑儒是灭绝这个拦路虎既干脆又快捷的办法。但是,高祖进军鲁国,当地读书声、弦歌声不绝于耳。孔子之道终于成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主导思潮,而申韩法家成了暴政文化的代名词。  

  与焚书、坑儒不同,汉语、汉字所遭到的大规模的改造,真正、彻底地把人民与既有的文化营养隔离开了,使他们长久地处于文化的真空之中。bill gates说:掌握了媒体,就掌握了头脑。在失去了一切文化营养来源的时代,这句话就好千真万确的真理,在闪闪放光。  

  这两天是鲁迅的纪念日。鲁迅一面教导年轻人彻底摒弃古书,一面提倡独立的人格,呼唤精神的战士。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可以说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履行鲁迅的教诲。他们一方面把早已经被打翻在地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作替罪羊,在它身上灌注了一切失败与绝望带来的仇恨;另一方面,热切追求思想解放,希望打破所有条条框框,作最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但是,他们无论怎样努力,其思想与行为都不能超出既有的模式。他们虽然以后现代自我标榜,但其思想深处还被禁锢在带上了中国特色的,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那一两个思想流派的囹圄中。因为,他们鉴于语言文字的隔膜,不能切实学懂其它任何东西。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无论是学习任何一种欧洲语言,还是学习汉语、汉字,都可以帮助我们打开通向外界窗口,有希望有朝一日能解脱桎梏,逃出囹圄。不管你信不信,学习才能带来真正的思想解放。

                         ——转贴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上一篇: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 下一篇: 今日青年,是否需要掌握繁体字?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