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中医养生学

【字体: 字体颜色

 

在《内经》以前,养生学处于实践阶段,尚无系统养生理论可言。《内经》的问世,使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因此在中医养生史上,《黄帝内经》的成书是一块里程碑。它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

    《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强调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内经》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篇》)。同时,精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是身体强壮、不老延年的本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匾真言论》),“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指精微物质,又指脏腑活动的能力。气又分为精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脏气、经气。人的生命结束就是“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篇》)。神为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由是,精、气、神谓之为人身“三宝”。因此后世养生家多注重养精、益气、治神。

 

二、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

     《灵枢·天年篇》把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分为十个阶段,每一阶段为十年,其谓;“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基本上是采用了十年为期的划分法。而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则以男七、女八为周期。这些方法既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周期划分,又为以后中医养生学及老年病学提供了借鉴。

 

三、确立了“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

《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养生的要旨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篇》),并提出了著名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四时顺养原则。

 

四、创立经络学说,为气功养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虽然成书早于《内经》,但内容简单,尚属原始的经络学说。而《内经》的经络学说则较为完整。它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内容,尤为可贵的是指出经络的作用为“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灵枢·本脏篇》)。能够“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经脉篇》),这些均是气功练功、治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五、总结、保留了战国以前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和原则。

    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对道家练功法的总结,“七损八益”(《素问·上古天真论》)保留了古代房中术的精髓。其次还提出了食养与食疗、动静结合、形体锻炼等行之有效的养生原则与方法。

    总之,《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牢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自此之后,尽管中医养生学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但其大旨却是始终以《内经》为宗始的。

 

  • 上一篇: 失落的中医
  • 下一篇: 《论语别裁》前言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