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校园飞扬唱诗声

【字体: 字体颜色

核心提示

如何继承、发扬中华诗歌传统,提高国人人文素质,已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的张国文老师独辟蹊径,在小学教学中将古诗词与音乐结合起来,开设了“唱诗课”。这门新课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教学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有专家预言,“唱诗课”有望在厦门各中小学推广开来,并成为学校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的一门综合学科。

人物名片

张国文,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期间第一节作曲课《潭小麟艺术歌曲集》时深感古诗词之魅力,后独力学习研究中国唱诗法,现致力于创立适合中学教学的“伴奏唱诗法”,深受学生欢迎。

教学目标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音乐为手段使古诗词的学习得以美化、深化,使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是唱诗课程的总目标。 

■文图/陈文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几曲古香古色而又耳闻能详的诗词和着悦耳清新的古琴声,从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口中飘逸而出。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张国文老师独创的“伴奏唱诗法”让这些孩子们痴迷不已,而张老师的钢琴独奏的优雅姿态尤让他们敬佩万分。“我一直希望唱诗课时间长一点,因为我喜欢。”“唱诗老师弹唱的那优雅的钢琴声,常常使我陶醉。”一些学生在用“希望”“优雅”造句时写出了如上的句子。如今,“唱诗课”已经成为了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成了该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传统复兴 音乐“助兴”

“我挚爱古诗,这就是我喜爱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理由。”提及传统文化,张国文“国字脸”上泛起了兴奋的光芒:唱诗不过是国学复兴中的一个部分,它借用了音乐的形式来达到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这项事业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既要承继传统,又要融入现代生活。在认真学习体会古诗词的意蕴之外,又加上了悦耳清新的古琴或钢琴演奏,这在传统方式上是一个创新。

“古诗词浩如烟海,该如何进行选择呢?”张国文老师告诉笔者,他有三个原则:古香古色;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适合歌唱。翻看张国文所编著的教材就可以看到,上面所选用的古诗词都是语文课本中制定的学习内容。这从语文课的角度来讲,音乐变成了一种手段,美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另外,从音乐课的角度而言,语文成为了一种载体,在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又对音乐学上的识谱、乐理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如此而来,一堂唱诗课同时具备了语文课和音乐课的功能,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们来讲,唱诗课既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又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只是希望,通过唱诗美化、深化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学习,提升学生们歌唱学习的艺术品质。”张国文显然对唱诗在中学推广的前景深有信心,“以后如果能够‘诗歌遍地,遍地诗歌’,那么,中国就无愧是一个诗歌王国,也无愧是一个文化强国了。”

风韵犹存 文化不老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李西安先生就曾做过类似的尝试,但后来因为诸多的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学音乐理论出身的张国文,因为对古诗词的个人强烈兴趣,他开始有意识地把唱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并不是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不是目的。让学生获得全面、协调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张国文这样评价他的“伴奏唱诗法”,“唱诗的宗旨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这完全符合及充分体现了“基础+特色”的办学和教学理念。”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空的。它具体地蕴涵于古诗词当中,譬如《阳光三叠》中对友情的珍惜,《台城》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据此而论,古诗词教育本身就是人文教育,而唱诗不过是为这种教育提供一个平台和手段而已。

张国文老师唱诗法:“唱诗”可以作为校本课程或特色音乐课程来进行开设。从教学过程来看,一节唱诗课分为三个部分:先温习一下上节课之内容,接下来开始学习新曲,首先介绍诗词背景,然后花较长时间来识谱、乐理、发声练习,然后进行配乐朗诵、唱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古诗词的记忆和体验,而老师则完成了对古诗词的“意犹未尽”的讲解和点拨。在这里,必须重视的是,学生们在唱诗过程中未必就对古诗词“完全理解”,但是他们可以在音乐中去感受意境并从中体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利用音乐和古诗的结合,但是并不是每一首古诗都可以配上好听的歌曲和旋律进行伴奏,这就需要老师自己去揣摩创作。

(厦门日报)

 

  • 上一篇: 儿童唱唐诗 ——一门综合新课程
  • 下一篇: 中国改革报:一曲风雅沁心脾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