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mama (摘自全球读经网)
儿子退学去读经典了,我也终于有自己的时间细想近些年来在儿子教育过程中的挣扎与彷徨,心中实在是感慨万千。
放暑假前,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儿子有意义地度过这个假期,而不是整天与电脑游戏、电视为伴,因为儿子定力不够,只要没有大人监管,想要让他开学时有良好的学习心态简直是白日做梦,因而自四月开始,我便进入到找寻合适夏令营的状态。
得知浙江有一个学习经典暑期班,就产生了让儿子去接触经典想法。对于经典教育,我刚接触时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这种教育是“之乎者也”一类的东西,会使孩子变得迂腐、不合群,而且偏科。但我自认是一个很负责的妈妈,对任何一家的教育思想都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因此在余暇时间对经典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解。在了解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和我的某些思考不谋而合,因此对经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而一知道浙江有暑假班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我认可经典教育并不是心血来潮。现在的学校不管是公立、民办,冠以“一类”、“实验”或是别的什么名称,忙的全是分数;各类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忙的也是孩子的分数、家长的钱包。不是我对自家孩子没有信心,而是我对目前的教育体制实在没信心,它就像一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全是一个模子倒出的标准产品,儿子在学校学得痛苦,我这个当妈的也绝不比他轻松。看到多数孩子在标准答案式的培养下,失去了思考能力,而社会、学校、家长看不到孩子们眼神中的迷惘、困惑和痛苦,以各种方式强迫孩子们为分数而学习,好多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更有甚者以死来解脱。每次这样的例子一出现,我就不禁感叹“现在的教育究竟怎么了?”也顺便担心一下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有这样的苗头,真是左右为难。我想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和我一样,无力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为了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不得不在痛苦中煎熬。
我带儿子带了十四年,四岁时闪着求知的眼神和我探讨人的生死、六岁时到处刨泥土捉昆虫研究时的兴奋神情,自打上小学后不久就再也看不到了。老师们喜欢的是听话的、规规矩矩的“乖孩子”,像儿子那样整天精力充沛、不停地向老师提问,而问的又不是课堂内容的孩子只能算“问题学生”,我最常见的就是他那迷茫而无奈的眼神。同时我也“荣幸”地成为每次家长会时,老师特别要求单独留下的家长,在老师列举的行为中,儿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还不重样”,根本让老师和我无法“防患于未燃”,使得我参加家长会时从未抬头挺胸过。我常鸵鸟地想:半期和期末的考试不是中等偏上嘛,何必计较这些“小错”呢。虽然我理解他的无奈,更多的却是我的无奈,我不知道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校和儿子都满意。
遇到经典教育后,我明白这是我和儿子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一直认为,不是老师、学校或家长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教育孩子就如同打扑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胜负不仅取决于牌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出牌的顺序。现在是知识型社会,但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招不到理想中人才的现象比比皆是,那我们当父母的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又有什么意义?这不是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悲哀吗?因此我想正确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先学会做人,有了做人的根基和内涵再去做学问,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所以得知有学习经典的暑假班就立即送他去了。学校理念我十分认可,因为儿子贪玩,不定性,而这个经典学校要求简单而严格,天天除读诵经典外,就是一些有益身心的健康体育活动,且没有电脑、电视、电话(手机不得带入学校),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与家长联系,整个规定让人感觉有点类似“闭关修炼”。但这些规定令我很欢喜,至少可以让儿子有近五十天中的时间与圣贤相伴,用圣贤的言行去影响儿子。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不断留意在网上发布的有关儿子的各种照片、视频、读书的进度、各自写的读书总结,在他学习的同时,我也在学习、研究圣贤文化,慢慢地,“退学”这两个字便闯进我的脑海。可以说在这几十天内我不曾睡好过,思想上一直反复不停地犹豫、斗争着。我也一直不断地问自己:“你准备把儿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儿子的路究竟该怎么走?你希望他像其他人继续痛苦挣扎还是让他顺应天性快乐学习?”而网上的论坛中早已有孩子退出体制学校,专心读经典的例子,有的甚至读了好几年。要迈出“退学”这一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我反复看着儿子连走路都在背书的视频(这是我以前从不敢想的)和照片中久违的笑脸,在没有和儿子商量的前提下,我心里的天平向“退学读经典”的方向逐渐倾斜。我知道这样做会顶着很大的压力,所有的人都不会理解我的做法,下这样的决心需要很大的勇气。
为了儿子脸上的笑脸,我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研究我所能接触的各种教育理念,我不迷信任何一种理念,只问它是否适合我的儿子。从美国的精英教育、英国的绅士教育、德国的严谨教育等等到中国公办的、民办的体制教育、私塾式的经典教育,也就是说对于东西方文化,我以前从没这么认真地、全面地去了解过,为了儿子,竟然全都大致了解了一遍。最后我想通了智慧与知识的区别,想通了文凭与能力的区别,想通了做人与做事的顺序。经典教育以“忠于教育规律、尊重孩子天性”为宗旨,可以让孩子养成孝顺父母、懂礼知礼、有教养的好习惯;可以让孩子懂得担当责任,树立大的志向。要说儿子今后会怎么样还为时太早太早,也许以后儿子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要遇到许多坎坷,但我坚信所有的问题绝不会比现在多,最重要的是孩子现在变得很快乐,他现在的人生很幸福。既然如此,还有什么选择比这个更让我快乐的呢?想通了这些,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坚定不移地让儿子退学读经典了,恰巧儿子在暑期班结束前和我联系,要求留下继续读经典,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了。我心中一阵窃喜,希望儿子能如我所愿,过幸福快乐的人生。
|